数据校园登录

扫一扫查看

导航菜单
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教学科研> 师资建设> 人物访谈> 浏览文章
石巍教授:环境艺术设计的整合
0 来源:不详 / 审校:未知 2019年03月07日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文章在阐述环境艺术设计基本规律的同时,结合新形势,提出一些新的认识,以期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IDP)整合设计; 环艺设计的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5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稳定增长的同时,由粗放型发展逐渐转变为高精尖型发展,产业结构进行较大的调整,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在城乡各处全面铺开,极大的带动了经济增长,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使房地产、建筑及相关企业发展迅速,用人规模增加,专业人才需求旺盛。每年房地产企业、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设计企业、建筑企业、建筑装饰企业、装饰设计企业,以及其它行业内各种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企业及社会部门都需要增加专业设计和相关技术人员。在当前这种市场情况下,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特性恰恰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这些需要,大量专业设计人员的培养和就业,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而社会的较快发展又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学术水平进步的原动力,整合设计理念应运而生。

环境,是指独立于人以外的客观条件。包括:自然环境(阳光、空气、山水、花草等);人工环境(城市、建筑、室内)。设计是处理人的生理心里与环境关系的问题。环境艺术设计就是综合运用艺术和技术的手段,依据现代人的生活特质,创造出符合人们生活生产需求,符合人们生理心里需求的环境,也是建筑设计的延续,建筑空间概念深化的体现。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在概念上是一种整合设计,包括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广场设计、室内设计以及雕塑与壁画等环境艺术品的设计。

各种空间,因人们不同的活动目的而不同,包括:结构、形态、位置、面积、材质、采光、通风及人流等。同时,同一目的因不同人群而有差异,是生理、心理、经济及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差异所致。设计在满足上述任务要求的时候,就要整合各种资源,考虑各种状况,主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来引导人们,这就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整合性,整合就是主动性的综合运用,从这里出发,需要涉及诸多因素。


一、空间设计研究因素

1.建筑状况


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艺术设计的延续,所以要关注研究建筑状况:建筑结构特征(混凝土框架结构或悬挂结构)、建筑空间特色(高层或平层)、建筑艺术特点(现代风格或古典风格)及建筑功能性质(酒店或办公功能)等等。


2.环境因素


每个环境艺术类型空间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及个性的环境条件。自然环境因素如: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山水、气候、通风、采光等等。社会环境因素如:地域、人文、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经济、交通等,都要充分研究,依据这些进行研究和设计定位。


3.服务对象


对个人、家庭、团体、群体的各种社会特征、地位、经济条件、文化、爱好等等需求进行研究,并据此进行设计定位。


4.功能系统 


人们的活动规律,作用到物质及精神上,形成了功能系统。物质方面:空间的结构、尺度、面积、位置、材料及活动所需的各项设备等等。精神方面:风格、形式、空间规模、装修档次、个性审美、意境等,据此进行空间布局与组织。


5.投资策划


属于项目的经济类指标。即对项目投资规模、市场定位进行调研分析,确定投资规模计划。

以上各种因素,在设计中都要集中整合,通盘考虑。


二、空间设计造型因素

1. 空间造型风格


风格形式取决于市场分析定位、使用者审美取向等,对此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常见的风格形式包括: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及东方传统设计风格;欧洲传统设计风格;西方现代设计风格;后现代设计风格;中国当代设计风格;世界各地域环境风情的当代地域设计风格。


2. 空间造型设计


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统一的物质运动形式,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与顺序性。空间是容纳人的行为的场所,空间与人发生联系则变为“环境”,人类就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并被环境影响。环境艺术设计既是人们作限定性的组织形式而构成特定的社会环境。是实用空间、审美空间、结构空间三者的有机构成的统一体。

实用空间即是空间实用性。审美空间即是空间审美特征。结构空间即是空间构造。而采用一些手法,如:错位、叠加、穿插、旋转和扭曲等,空间形式上就形成了固定空间、可变空间、静态空间、动态空间;开敞空间、封闭空间;虚拟空间、虚幻空间等。人总是按自己的思想、愿望对空间环境加以改造和调整,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出更高的要求,循环往复,不断发展进步。


3. 空间色彩设计


色彩与形、光等视觉元素一起构成空间视觉效果,并且较其它元素更加鲜明和富有情感。环境艺术色彩设计是在特定场所中科学化、艺术化地处理色彩与形态、色彩与材料、色彩与光、色彩与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的给出空间设计的色彩方案。色彩本身无所谓美与丑,它的魅力在于色彩之间的协调。当色彩配合的形式与人的心理形式相吻合时,就会感到和谐愉悦,色彩在变化中实现统一协调。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地域与气候。寒带、温带、热带、内陆还是海滨等等;社会因素:历史、文化、信仰。不同地域文化的人群对色彩的偏好不同;材料及技术因素:结合新技术、新材料,不断的推陈出新,让色彩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体现时代感。


4. 空间照明设计


光可以说是一个较灵活及富有情趣的设计元素,能成为气氛的催化剂,形成空间的焦点及主题。照明设计的目的:并非仅仅提供功能性照明,还要感知空间结构、修饰空间表现、表达空间用途、强调空间重点、塑造情境。 照明设计应用各种方法对光加以控制,包括灯具的设计、材质的应用、光源与灯具的选择,进而影响整个空间照明。光能延伸我们生活的时空,昼夜的界限也因人为光的影响而模糊了。追求个性化照明风格,满足人们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追求,运用非均匀照明、动态照明、各种光色、隐蔽光源等多种形式点亮我们的生活。


5.空间绿化设计


绿化是改善我们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为人们创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环境氛围,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改善小气候、调节气温、降低风速的作用。炎炎夏日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形成微风。绿化设计要按观赏、功能、经济三原则进行。根据气候特点和人们生活习惯进行规划。乔木、灌木、草坪合理配置比例,做到功能与形式统一。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工程,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经济实用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洽的境界。绿化设计是多维立体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把植物、建筑、小品等综合起来的造型艺术。要用对比调和、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手法规划。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要实现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根据环境,因地制宜地选用那些具有防风、防晒、防噪音、调节气候、吸附大气污染的植物。四季搭配:香花植物、观果植物、攀援植物综合使用,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绿;多种类搭配:乔木、灌木、草本、花卉以及果树、药材、观赏植物;立体搭配:多种手段、植物群落、高低错落、前后有致,同时注意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规律;分割与渗透搭配:空间的渗透联系和空间的分割是相辅相成的,单纯分割而没有渗透联系的空间令人感到局促和压抑,合理的空间相互扩展、延伸,可以产生层次的丰富变化。


6.空间陈设设计


陈设艺术强调科学性、技术性和学术性,是一门研究建筑内部和外部功能效益及艺术效果的学科。在加强空间的视觉效果的同时,增进了空间的性格品质,营造了空间的各种氛围和情境,提高了空间对于人的精神属性。陈设品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它与室内外环境融为一体,所以选择陈设品需要专门的知识、构思及展示技巧。基本原则是在和谐的基础上强调不同和对比,构成空间有机的一部分。

功能性陈设品:家具、灯具、织物、器皿等,兼具功能性与实用美。装饰性陈设品:艺术品、工艺品、纪念品、观赏性动植物等。艺术趣味强烈,装饰味道很浓。

人的眼睛需要有一个视觉焦点,或舒适的停留点,难以忍受空的或模糊的界面,所以必须有计划地引导我们的眼睛处于空间的某一点上,然后转移视线到其它事物,称为“视觉引导”。陈设艺术品能丰富空间层次,加强并赋予空间含义,柔化空间,调节环境色彩,形成视觉焦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称为空间之“眼”。我们在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认识并发挥它的作用,必然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人性空间。


7.空间人机工程学与环境心理学


人机工程学,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研究人与环境中的各种物的关系问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护人体健康,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人体结构特征参数:包括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征;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动作频率以及动作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环境艺术设计应以心理为圆心,生理为半径,建立人与物的和谐关系,才能综合平衡的使用人的机能,保护人体健康。

环境心理学是将心理学引进建筑或环境,研究环境与人类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对人的影响,反过来人的心理需求对环境提出要求,需要主动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人类环境:围绕人们的充满着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的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外部客观世界。一般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它会对人的心理引起特定的认知、情感、态度,决定人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社会环境:人们所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体。它包含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及相应的政治、宗教、文化、教育、法律、艺术、哲学等。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产和生活,社会环境对个体活动起着调节作用,人类共同的活动又形成了社会环境。具体的说,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到潜在环境,即物理环境中非视觉部分的影响,这些潜在因素包括气候、高度、温度、光线、颜色和噪音,体验到的心情和情绪大部分是潜在环境的产物。人的心理同时受到生理激发状态和个人长期情绪倾向影响,这些影响着人们对潜在环境的反应。另外,研究紧张环境、极端环境下的心理变化;个体对环境压力的反应;环境压力的形式与表现,即环境压力因素是很重要的,因为当环境压力超出个人所能适应的范围时,必然会产生生理和心理效果,干扰人的生活和工作表现。环境心理学视环境为一个整体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个人空间、空间的领域性、空间的密度和环境类型、空间的人际行为和人际距离等方面。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需要注意的,要根据环境心理学发现的规律,把满足人的身心舒适作为首要考虑的内容。


8.空间物理环境设计


空间物理环境是研究声、光、热及空气的物理现象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人在建筑内外环境中的声、光、热及在空气作用下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和平衡感觉所产生的反应。在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中为了使生活和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健康,需要对日照、通风、保温、隔热、反光和防爆等问题,采取技术措施,调整室内外空间物理环境。

环境声学是研究音质设计和噪声控制,涉及工程学、物理学、电声学、环保学等学科。研究声波传输的物理条件和处理方法,以保证空间具有良好的听觉条件,控制空间内的噪声干扰和危害,建造出语言可听度高和音乐效果良好的厅堂音质和有效地控制噪声。评价空间中的音质有主观评价指标和客观物理参量。主观评价主要是清晰度,它综合了厅堂的响度、混响时间、声场分布,是客观物理参量在听觉上的反应。而物理参量又与空间的容积、体型、内表面的形状、凹凸曲率以及空间中各种物体及材料的反射吸收率相关。

环境光学是研究与环境有关的光的视觉特性,建筑环境空间的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技术。光照是保证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对生产效率和人的健康有直接影响,还与安全、舒适、方便和美的享受有关。光设计应以提高环境质量和节能为中心,发展采光和照明技术,注重光环境的舒适性、功能性、个性化、艺术品味。影响光环境的因素:照明强度、日光比例、采光方向、光源显色性、色温以及避免炫光等。

环境热学是研究室内外各种气候因素对建筑的作用。包括: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风雨雪及室内空气温湿度、生产生活散发的热量和水分等。要了解室内外环境热湿参数及其对室内外热环境的影响;环境材料的热物理性能;空间环境的热稳定性等。要解决保温、防热、防潮除湿的问题。室内空气污染及由此引起的“病态建筑综合征”是当前国际上的普遍问题。如何满足健康的新风换气量,如何过滤风沙尘埃又是环境通风设计的问题。

以上多因素的研究使环境艺术设计包括了空间环境、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间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方面,体现了环境艺术的复杂性,人们对环境是否舒适的感觉是综合的,所以设计本是一体,是诸多因素的整合,但随着空间设计规模的不断扩大,项目复杂性也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各个专业之间的密切配合就越发重要,对此才强调了“整合设计”(IDP)理念,认为环境艺术设计在概念上是主动性的综合,即整合。而在方法上也处处体现着整合,应与建筑、景观、结构、暖通、给排水、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等等专业力量,有机调合、密切协同,所谓分工不分家,使整个设计流程始终贯穿着这种理念,以充分保证设计的统一性、完整性,从而创造高质量的环境空间艺术。

在新形势下,环境艺术学科在各个方面都需要重新认识和深化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使我们当代的设计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和文化需求,引领社会发展方向,谱写人类文明的精彩篇章。


参考文献:

[1] 来增祥.陆震纬.室内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谭景,康永平.设计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4] 张夫也.世界现代设计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5] 田中一光.设计的觉醒[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 张育铭.创造性思维及其本质[M].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1).

 

文章点评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校徽下载- 地理位置- 学校历史- 数据校园登录- 在线咨询- 建议投诉
关注微信公众号